2013-06-14給孩子完整照護 避免輪狀病毒和腸病毒感染
成長中的小朋友對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,喜歡東摸西碰,有時候順手抓東西往嘴裡面塞,一不小心就會病從口入。每年5月至9月是腸病毒的好發季節,冬天則是輪狀病毒猖獗,家長應該多認識這兩種透過糞口傳染的病毒,並準備好平日生活對抗策略,給孩子更完整的健康防護。
輪狀病毒的傳染途徑是「糞口傳染」和「接觸傳染」
被稱為「幼兒國民病」的輪狀病毒,在季節交替、天氣轉冷的月份常見,不過台灣四季區分差別並不大,所以感染高峰期也就不明顯,在輪狀病毒疫苗尚未上市以前,幾乎所有兒童在3歲之前,都曾經感染過輪狀病毒。
輪狀病毒通常傳染途徑是「糞口傳染」和「接觸傳染」,在糞便當中的病毒量最高,幼兒聚集的場所感染輪狀病毒十分常見。輪狀病毒的潛伏期大約為3天,在症狀出現前就已經具有傳染力,發病初期症狀和感冒病徵很像,通常在前12小時階段,孩子會發燒、嘔吐,也可能會咳嗽或流鼻水,大約半天過後,可能會開始拉肚子。因為輪狀病毒主要是影響小腸功能,病毒會造成腸黏膜發炎、絨毛萎縮,導致乳糖無法消化吸收,並且接著腸道內的水分無法吸收,這時候孩子就會出現水瀉情況。
還好,大部分的孩子在經過3天到8天的病程後,就會自動痊癒,只有少部分大約5%的孩子(尤其是嬰兒),需要打點滴治療。因此,輪狀病毒感染對嬰幼兒來說最危險,嬰幼兒年紀小很容易因為水瀉造成脫水或電解質失衡、酸中毒,而使病情惡化,沒有妥當的處理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險。而且因為輪狀病毒只需很少量就可致病,所以在日常人際接觸中,衛生也要特別注意,勤洗手是必要的,玩具或物件也要注意基礎的清潔消毒。不過,現階段最有效的預防方式,主要還是建議接受輪狀病毒疫苗,在孩子3歲以前保護力可以達到9成以上,目前通過台灣衛生署核准的輪狀病毒疫苗,有口服兩劑(減毒疫苗)與口服三劑(基因重組疫苗)2種。
嬰幼兒確定感染輪狀病毒之後,在居家照護方面要特別注意幾項要點:
孩子上吐下瀉往往吃什麼拉什麼,加上小腸黏膜受損,對乳糖酶的吸收分解力下降,所以嚴重時含有乳糖的嬰兒奶粉必須停用,暫時改用不含乳糖的產品;大一點的孩子則可以餵食稀飯,必要時還必須搭配口服點滴,避免因為水分大量流失,加上水分來不急補充,造成電解質不平衡。
「飛沫感染」、「糞口傳染」以及「接觸傳染」是腸病毒的引發因子
另外一種嬰幼兒常見的傳染病就是腸病毒,它是濾過性病毒的一種,一大類病毒的總稱,因為這些病毒都是可經由腸道引起感染,所以在學術上統稱之為腸病毒,每年夏秋季節是腸病毒感染的好發季節,在台灣常見的致死率最高的腸病毒是71型。
腸病毒的感染途徑相當多樣,飛沫感染、糞口傳染或是接觸傳染都有可能,例如急性期的咽峽炎,發病初期兩週病毒集中在咽喉,咳嗽所散布的飛沫就有病毒存在,因此現在只要班上有學童罹患腸病毒,疫情到達「紅燈標示區」,通常建議停課3週;除此之外,因為腸病毒生存力、繁殖力強,經腸胃道排出長達2個月,因此糞口傳染也成為傳染途徑之一,此外,安親班也是病毒擴散的溫床,污染的手接觸摸眼、口、鼻而受到感染,在學童間也很普遍可見。
腸病毒的症狀以發燒和水泡、皮疹為主,部分病童也可能有燥動、食慾差及輕微感冒等表現,最典型的症狀是口腔黏膜、上顎、牙齦、舌頭有多處潰瘍,而且手、足、口、臀部及膝蓋等部位會出現零散之紅疹或小水泡,所以腸病毒常被稱為「手足口症」,這是醫師判斷判別的重要指標。
如果只有口腔「後半部」出現水泡,其它地方沒有,則稱之為「咽峽炎」。最明顯的情況是喉嚨很疼,小朋友因為會很痛所以不敢吃東西,感覺上食慾會變差,口水變多,平均1星期左右通常會自行痊癒。不過,假若有出現所謂「重症前兆症狀」,可千萬不能輕忽,提醒家長應遵循「333原則」判斷:即3歲以下孩童,發燒達到39度以上,並且超過3天,則必須即刻就醫,如果出現有「昏睡」、「嘔吐」或是「肌躍型抽搐」(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)等症狀,則必須住院處理而且有危及生命的可能,因為可能合併出現腦炎、心肌炎等併發症,家長都必須特別注意。
要預防腸病毒,應盡量避免去密閉且人多的空間,不過紀主任仍強調,多洗手還是不二法則,不只小孩要勤洗手,照顧者或是身邊大人也要注意個人清潔衛生,假若一旦生病時也要儘速就醫,請假在家多休息。
資料來源: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99期